首页 行业 查看内容

世界最新:民国才女凌叔华

2023-06-14 10:37:58

来源: 个人图书馆-铁血老枪

民国时期,会涌现出那么多的杰出人才,主要是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颠覆,"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得民主和科学的理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逐渐开化。这些女子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在各自领域主要是文学领域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凌叔华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是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之一,她学养丰富,文才画禀皆擅长,无论是写文作画还是为人处世,她都以平和、温婉、淡雅著称。


(资料图)

凌树华1900年出生于北京的名门望族,父亲是和康有为同期中举的进士,历任保定知府、顺天府尹、直隶布政使等要职。

父亲非常看重子女的教育,凌叔华不仅诗词歌赋很好,还师从宫廷女画师缪素筠学习绘画;后来又拜国学大师辜鸿铭先生学习英文。

父亲与齐白石老先生私交甚好,还一同成立了“北京画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可想而知,凌叔华的绘画功底自然不差。

1922年,凌叔华考入燕京大学,后转入外文系并开始文学创作。192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不仅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聘为画师,还直接参加了东洋名画展。

在校期间,她还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女儿身世太凄凉》,紧接着,《资本家之圣诞》、《朝雾中的哈德门大街》等颇具影响力的文章相继发表,她在北京文坛上崭露头角,跨入女性作家行列。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凌叔华在此期间结识了陈西滢和徐志摩。

陈西滢,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他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读书,并获博士学位,1922年,他任北大外文系教授,泰戈尔访华期间,陈西滢和徐志摩负责接待工作。

说起徐志摩的女人,大家想到的是原配张幼仪、挚爱林徽因、第二任妻子陆小曼,但凌叔华可以称作是他来往甚密的知己。

泰戈尔访华期间,恰逢北京画会成立之日,中国漫画的创始人陈师曾建议在凌大小姐的书房开会,那天,凌大小姐的书房名流云集,泰戈尔、胡适、陈西滢、徐志摩……

此后,陈西滢和徐志摩成了凌叔华家的常客。

徐志摩一生中只为一个人的作品写过序,就是凌叔华的小说《花之寺》,于她来说,徐志摩是一个文友,他也一直视她为知音。但这友谊中究竟有没有暧昧的成分,恐怕也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了,徐志摩也许是凌叔华心中永远的秘密。

1925年徐志摩赴欧之前,将一只藏有记载着他与林徽因、陆小曼文稿的"八宝箱"交给凌叔华保管,后来他飞机失事去世以后,林徽因因为这个箱子可能存在的秘密向凌叔华讨要有关文稿,引起了一系列纠纷,后来在胡适的主持下,才得以平息。

徐志摩去世后,凌叔华在《晨报》发表了悼念文章《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

凌叔华与陈西滢是在相识两年后结婚,她称陈西滢是"头脑清晰、理解迅速、观察准确,是许多人所不及的"。

凌叔华结婚的时候,她的父亲将北京史家胡同儿一座带花园儿,有28间房子的院落给女儿做了嫁妆,充分体现了凌家的富有和豪横。

对于这桩婚姻,鲁迅先生曾在《新的蔷薇》一文中讽刺到"陈西滢教授找到了有钱的女人做老婆。"

陈西滢在性格上缺乏浪漫因子,严肃而木讷,他以工作为中心,不擅儿女情长的卿卿我我,这样的性格在恋爱期间使凌叔华感到安稳与踏实,但时间一久,平淡乏味的生活又不免使她陷入了冷寂之中。

1929年,应武汉大学校长之邀,陈西滢出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凌叔华也随之前往武大任教。

凌叔华并不喜欢这座城市,她更希望去法国发展自己的绘画事业。她们所住的房子又小院子又狭,与之前生活过的地方反差很大。

1935年,27岁的朱利安.贝尔来到了武大。他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利亚.伍尔芙的外甥,母亲是一名画家。他来武大担任英语写作、莎士比亚等三门课程的教学。

朱利安来到武汉的当晚就去拜访了陈西滢,凌叔华给了客人应有的东道主的热情,陪他买生活用品,布置宿舍,还饶有兴趣的去旁听他的课程。

当时林淑华和陈西滢的女儿也已经六岁了,尽管已经为人母,尽管是从封建礼教下走出来的传统女性,可终究没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

凌叔华痴迷于和朱利安在一起,享受着不道德的婚外幸福,还毫不避讳的带着朱利安回到北京,双双出现在熟人朱自清、闻一多、朱光潜、齐白石等人面前,关系处于半公开状态。

不久女作家和洋诗人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

陈西滢知道了这件事,他给凌叔华3个选择,1.离婚、2.分居、3.和朱利安一刀两断,凌叔华选择了3。

但是不久以后,陈西滢在朱利安的住所把两个人抓了现形。

之后朱利安去了西班牙参加内战,到西班牙不久,朱利安遭伏击战死,他在死之前说"我一生有两件渴望的事情,有个美丽的情妇和上战场,现在我都实现了"。

陈西滢于1970年病逝于伦敦。

1989年,凌叔华终于回到了北京。1990年,她在医院渡过了自己九十岁的生日……

苏雪林说:"……叔华的眼神很清澈,但她同人说话时,眼光常带着一点儿迷离,一点儿恍惚,总在深思着什么问题,心不在焉似的,我顶爱她这个神气,常戏说她是一个生活于梦幻中的诗人。

陈学勇如是评价:

凌叔华把自己包裹得越来越紧。她有个独自占用的小书房,丈夫和女儿都不得进去。在夫妇偕老的女作家中,委实不及林徽因如意,尤不及谢冰心幸福,只略胜于袁昌英的不谐,比苏雪林的孤单多一份庆幸而已。

可我更为陈西滢感到不值,他一辈子都是个敦厚的人。哪怕在凌叔华背离他后,他还是愿意接纳她重回家庭。

也许他不够浪漫,甚至木讷,无法走入凌叔华的内心,可他们毕竟相恋过,何止于夫妻俩越走越远,余生互相折磨着对方。

关键词:

最新新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