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德州,鲁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黄河与大运河在这里“牵手”,京津冀、环渤海等四大经济区在这里交汇。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先祖大禹,到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晏婴;从汉代大儒董仲舒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众多先贤在这里留下足迹,也将“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城市精神注入了德州人的灵魂。在德州,有很多人始终用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扶危济困、自强不息的善心义举,给这座城市带来最长情的抚慰与心安。2月10日起,大众网德州频道改版推出《点赞德州》栏目,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将深入德州的大街小巷,去发现、记录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小城大爱,展现这座“大德之州”的魅力与风采。
大众网记者 武琳琳 德州报道
(资料图片)
4月14日,德州市委宣传部举办“致敬奋斗者-2022年德州最美人物”系列主题记者见面会——“最美青年”专场。优秀青年代表德州市德城区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副主任张晶甡出席见面会,与记者面对面交流。
张晶甡现任德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保障中心副主任。2012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有10余年,在工作过程中,她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紧盯企业群众诉求,聚焦“关键小事”,结合德城实际,推出多项具有“德城味儿”的“微改革”事项,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发布的首张政务服务地图、在基层服务站所实施“沙漏工作法”、创建“诚易办”政务服务品牌和“印章红”党建品牌等作品,相关改革创新举措入选《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被中国改革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刊发推介,张晶甡也因此荣获2020年度德州市“改革尖兵”、2022年度德州市“最美青年”等荣誉称号。
见面会上,张晶甡分享了工作中有意义的瞬间和事例。
“在从事政务服务工作的这几年,我始终为我的单位、为我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张晶甡说道,“因为我们直面群众,我们向前多迈一步,老百姓就能少跑一步,哪怕少跑这一步,我都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
令张晶甡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德城区“争分夺秒”审批模式的创建。德城区地处中心城区,人口集聚,市场主体集中,审批服务业务量占全市四分之一。为了进一步帮企业节约宝贵时间,让企业赢在起跑线上,德城区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创造性地开启了“争分夺秒”的审批新模式,首批10大类83项区级事项实现承诺即入。具体来讲,就是在风险可控和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只需信用承诺即可开工或经营,实现“信用越好,审批越容易”,助力企业实现信用财富转换。比如:对涉及办件量较多的餐饮类的食品经营许可以及生产类的食品小餐饮小作坊登记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取消现场勘验,申请人承诺即可领证,每年超千家企业享受到该项改革红利。再比如:连锁药品经营零售许可“先发证后核查”,由原来的6个工作日办结,变为只跑一趟、立等可取。特别是去年8月份,德城区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对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新建仓库项目,启动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承诺代证·极速审批”模式,一天就完成了包括立项、规划、水保、人防、质监、施工在内的建筑许可阶段多项审批,费用减免23.46万元,实现“多证齐发”。此次推出的“微改革”不仅让企业省时、省费、更省心,而且在推进过程中还加快了地方对于“信用审批”的立法进程,进而实现改革的不断突破,这让张晶甡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谈到“微改革”为何如此受欢迎,张晶甡感慨颇多。
2018年张晶甡到德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在“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过程中,通过走访企业和窗口亲身办事体验,她和同事们发现了许多企业群众办事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涉及建设项目办事手续多,企业不知如何下手准备材料,再比如群众去窗口办事,有的时候等待时间比较长,异地办事比较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小事和难事,也是涉及自身利益的关键事,如果解决不好,那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无从谈起。
聚焦如何精准解决问题,张晶甡和同事们针对中心城区独有特点,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制定措施。一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提升审批效率;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服务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服务,促进营商环境再优化。建立政务“1+2+3”帮办代办体系,通过“1”个重点项目一套服务方案,建立政务中心和社会力量“2”支首席服务官队伍,打造区、镇街、社区“3”级政务服务帮办代办体系,构建了主动对接、精准定制、并联推进、全链服务、跟踪保障的服务模式,行政审批一次办结率提高到九成以上,彻底解决群众办事“时间长、材料多、不会办”等难题。近几年推出的还有像无差别一窗受理、“批发办”改革、政务可视化直播等一系列“微改革”,争取用最短周期、最小成本、最大程度办好那些民心所向、发展所需、基层所盼的关键实事,真正让改革红利可感受、能触摸、有温度。
“微改革”虽“微”,内容却涉及各行各业,千头万绪,做起来也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张晶甡成为一名身处其中的“有心人”,用微视角观察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用“微改革”推出管用的新招、实招、妙招。
张晶甡在见面会上,举例道,企业群众在办理证照后,如未能及时办理年审、认定、延续等手续而导致证照过期,就会面临“无证经营”“无证生产”“无证上岗”等风险,进而导致行政处罚、停产停业、重新办证等问题,造成经济损失。考虑到这点,她和同事们用最笨的方法,依托现有的业务系统,用人工筛选的方式,建立《年度证照临期提醒台账》,再通过“短信提醒”“点对点函告”“人工电话通知”等方式对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一对一”告知提醒,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可以说,这个任务量非常大,特别是牵扯到数据对比、信息核对,必须保证精准到位,只能是人工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核对,张晶甡和同事加班加点,往往工作到晚上10点,这都是常态,也正是因为这些辛勤的付出,她们增强了政务服务的主动性和精准度,切实提升公众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