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查看内容

海底捞扭亏为盈,火锅终于“热”起来了-环球新视野

2023-02-27 17:18:27

来源: 惊蛰研究所

近日,海底捞发布业绩预告称,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预计营业收入不低于346亿元,同比减少不超过15.8%,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3亿元,同比增长超131.24%。

作为国内最大的连锁火锅品牌,海底捞在全国拥有上千家门店,并凭借高质量的服务成为火锅餐饮行业的金字招牌。但由于过去几年的迅速扩张以及疫情的冲击,海底捞在2020年至2021年爆发了严重的经营危机——2020年净利润3.1亿元,同比下滑86.8%;2021年更是净亏损41.61亿元(绝大部分为关停并转的非经常性损益)。

x换一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啄木鸟”助力海底捞自救

对于业绩改善的原因,海底捞在公告中称,主要归因于“啄木鸟”计划采取的改进措施,使餐厅营运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自2022年6月以来,随着线下商业环境的逐步回暖,海底捞在中国大陆及其他地区的餐厅经营表现明显好转。此外,由于注销从公开市场及以要约收购方式回购的2026年票据,海底捞获得非经常性收益3.29亿元人民币。

帮助海底捞实现扭亏为盈的“啄木鸟”计划实行于2021年11月,包括减少门店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两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逐步关停了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其中部分门店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且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另一方面,海底捞利用区域化管理体系帮助海底捞持续监控餐厅质量,从“顾客满意度”和“员工努力度”两个方向快速地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持续关注经营不佳的海内外门店,海底捞果断采取措施进行整合,并着手重建和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

x换一张

靠“硬骨头”重回正轨

“啄木鸟”计划推行半年后,海底捞的经营数据就已得到明显改善。2022年9月,海底捞宣布择机启动“硬骨头”门店计划,重启部分“啄木鸟”计划下关停的门店。此后,经由管理层重新评估关停门店的选址、物业条件、人员配置等因素,在满足市场条件、保证顾客满意度、不影响现有门店经营等情况下,海底捞的营业门店数量在闲暇餐饮复苏的过程中开始逐步恢复。

据东吴证券测算,2022年7月至8月,海底捞翻台率同比恢复至115%—120%;2023年春节翻台率向上,经营表现环比持续改善。今年1月23日大年初二开始,全国海底捞门店的客流开始大幅度增长,1月23日至1月27日的5天时间里,总共接待顾客超650万人次,较上周同期客流增长20%。

x换一张

行业复苏,火锅行业集体“热”起来

营收“回暖”的不只有海底捞,纵观整个行业,火锅餐饮市场正在复苏。从放开管控后的第一个春节来看,旅游城市客流量大幅度上升,许多餐饮企业在这样的消费回暖背景下,也迎来了客流新高,其中火锅品牌的复苏尤为显著。

2023年春节“快速休闲火锅”品牌呷哺呷哺总体营收同比增长126%;而巴奴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北京多家门店日平均翻台率超过6次,营业额、上桌数整体对比2022年呈上升趋势。如今,呷哺呷哺已经启动全面扩张战略,计划在2023年内新开超过240家门店。

餐饮市场逐渐回暖,一批中腰部新火锅品牌也将在资本的扶持下涌入市场,火锅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海底捞能否保持优势,留住“金字招牌”?

关键词: 呷哺呷哺 烹调方法 餐饮行业

最新新闻
回顶部